国产一区二区精品_一级a视频在线免费观看_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第一页_中国精品少妇HD

  • <pre id="tn19o"><del id="tn19o"><rt id="tn19o"></rt></del></pre>

    1. <bdo id="tn19o"></bdo>
    2. 《混凝土結(jié)構(gòu)設(shè)計規(guī)范》之混凝土結(jié)構(gòu)構(gòu)件抗震設(shè)計(框架梁)

      2006-03-01 00:00

            11.3  框架梁

            11.3.1 考慮地震作用組合的框架梁,其正截面抗震受彎承載力應(yīng)按本規(guī)范第 7.2 節(jié)的規(guī)定計算,但在受彎承載力計算公式右邊應(yīng)除以相應(yīng)的承載力抗震調(diào)整系數(shù) γRE。

            在計算中,計入縱向受壓鋼筋的梁端混凝土受壓區(qū)高度應(yīng)符合下列要求:
        
            一級抗震等級

            x≤0.25h0   ?。?1.3.1-1)

            二、三級抗震等級

            x≤0.35h0   ?。?1.3.1-2)

            且梁端縱向受拉鋼筋的配筋率不應(yīng)大于 2.5%。

            11.3.2 考慮地震作用組合的框架梁端剪力設(shè)計值 Vb 應(yīng)按下列規(guī)定計算:

            1 9 度設(shè)防烈度的各類框架和一級抗震等級的框架結(jié)構(gòu)

            (11.3.2-1)

            且不小于按公式(11.3.2-2)求得的Vb值。

            2 其他情況

            一級抗震等級

            (11.3.2-2)

            二級抗震等級

            (11.3.2-3)

            三級抗震等級

            (11.3.2-4)

            四級抗震等級,取地震作用組合下的剪力設(shè)計值。

      式中:Mlbua、Mrbua———框架梁左、右端按實配鋼筋截面面積、材料強度標準值,且考慮承載力抗震調(diào)整系數(shù)的正截面抗震受彎承載力所對應(yīng)的彎矩值;
         Mlb、Mrb———考慮地震作用組合的框架梁左、右端彎矩設(shè)計值;
         VGb———考慮地震作用組合時的重力荷載代表值產(chǎn)生的剪力設(shè)計值,可按簡支梁計算確定;
         ln———梁的凈跨。

            在公式(11.3.2-1)中,Mlbua 與 Mrbua 之和,應(yīng)分別按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進行計算,并取其較大值。每端的 Mbua 值可按本規(guī)范第 7.2 節(jié)中有關(guān)公式計算,但在計算中應(yīng)將材料強度設(shè)計值以強度標準值代替,并取實配的縱向鋼筋截面面積,不等式改為等式,并在等式右邊除以梁的正截面承載力抗震調(diào)整系數(shù)。
        
            公式(11.3.2-2)至公式(11.3.2-4)中,Mlb 與 Mrb 之和,應(yīng)分別按順時針方向和逆時針方向進行計算,并取其較大值。對一級抗震等級,當兩端彎矩均為負彎矩時,絕對值較小的彎矩值應(yīng)取零。

            11.3.3 考慮地震作用組合的框架梁,當跨高比 l0/h>2.5 時,其受剪截面應(yīng)符合下列條件:

            (11.3.3)

      式中:βc———混凝土強度影響系數(shù):當混凝土強度等級不超過 C50 時,取 βc=1.0;當混凝土強度等級為 C80 時,取 βc=0.8;其間按線性內(nèi)插法確定。

            11.3.4 考慮地震作用組合的矩形、T形和I形截面的框架梁,其斜截面受剪承載力應(yīng)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一般框架梁

            (11.3.4-1)

            2 集中荷載作用下(包括有多種荷載,其中集中荷載對節(jié)點邊緣產(chǎn)生的剪力值占總剪力值的 75%以上的情況)的框架梁

            (11.3.4-2)

      式中:γ———計算截面的剪跨比,可取 γ=a/h0,a 為集中荷載作用點至節(jié)點邊緣的距離;當 γ<1.5 時,取 γ=1.5;當 γ>3 時,取 γ=3。

            11.3.5 框架梁截面尺寸宜符合下列要求:

            1 截面寬度不宜小于 200mm;
        
            2 截面高度與寬度的比值不宜大于 4;
        
            3 凈跨與截面高度的比值不宜小于 4。

            11.3.6 框架梁的鋼筋配置應(yīng)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縱向受拉鋼筋的配筋率不應(yīng)小于表 11.3.6-1 規(guī)定的數(shù)值:

            表 11.3.6-1    框架梁縱向受拉鋼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

      抗震等級
      梁  中  位  置
      支  座
      跨  中
      一  級
      0.4 和 80ft/fy 中的較大值
      0.3 和 65ft/fy 中的較大值
      二  級
      0.3 和 65ft/fy 中的較大值
      0.25 和 55ft/fy 中的較大值
      三、四級
      0.25 和 55ft/fy 中的較大值
      0.2 和 45ft/fy 中的較大值

            2 框架梁梁端截面的底部和頂部縱向受力鋼筋截面面積的比值,除按計算確定外,一級抗震等級不應(yīng)小于 0.5;二、三級抗震等級不應(yīng)小于 0.3;
        
            3 梁端箍筋的加密區(qū)長度、箍筋最大間距和箍筋最小直徑,應(yīng)按表 11.3.6-2 采用;當梁端縱向受拉鋼筋配筋率大于 2%時,表中箍筋最小直徑應(yīng)增大 2mm。

            表 11.3.6-2   框架梁梁端箍筋加密區(qū)的構(gòu)造要求

      抗震等級
      加密區(qū)長度(mm)
      箍筋最大間距(mm)
      箍筋最小直徑(mm)
      一級
      2h 和 500 中的較大值
      縱向鋼筋直徑的 6 倍,梁高的 1/4 和 100 中的最小值
      10
      二級
      1.5h 和 500 中的較大值
      縱向鋼筋直徑的 8 倍,梁高的 1/4 和 100 中的最小值
      8
      三級
      縱向鋼筋直徑的 8 倍,梁高的 1/4 和 150 中的最小值
      8
      四級
      縱向鋼筋直徑的 8 倍,梁高的 1/4 和 150 中的最小值
      6

            注:表中 h 為截面高度。

            11.3.7 沿梁全長頂面和底面至少應(yīng)各配置兩根通長的縱向鋼筋,對一、二級抗震等級,鋼筋直徑不應(yīng)小于 14mm,且分別不應(yīng)少于梁兩端頂面和底面縱向受力鋼筋中較大截面面積的 1/4;對三、四級抗震等級,鋼筋直徑不應(yīng)小于 12mm。

            11.3.8 梁箍筋加密區(qū)長度內(nèi)的箍筋肢距:一級抗震等級、不宜大于 200mm 和 20 倍箍筋直徑的較大值;二、三級抗震等級,不宜大于 250mm 和 20 倍箍筋直徑的較大值;四級抗震等級,不宜大于 300mm。

            11.3.9 梁端設(shè)置的第一個箍筋應(yīng)距框架節(jié)點邊緣不大于 50mm。非加密區(qū)的箍筋間距不宜大于加密區(qū)箍筋間距的 2 倍。沿梁全長箍筋的配筋率 ρsv 應(yīng)符合下列規(guī)定:
        
            一級抗震等級

            ρsv≥0.30ft/fyv    ?。?1.3.9-1)

            二級抗震等級

            ρsv≥0.28ft/fyv    ?。?1.3.9-2)

            三、四級抗震等級

            ρsv≥0.26ft/fyv    ?。?1.3.9-3)

      編輯:

      監(jiān)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內(nèi)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水泥網(wǎng)立場。聯(lián)系電話:0571-85871513,郵箱:news@ccement.com。

      閱讀榜

      剛果(金)發(fā)生武裝襲擊!西部水泥旗下水泥企業(yè)員工遭綁架!
      2025-05-03 18:5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