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行]第二十二站烏江水泥:五十年老國企期待“浴火重生”
萬里行成員與烏江水泥領導合影
1月6日上午,萬里行車隊來到貴州烏江水泥有限責任公司(下稱:烏江水泥)進行采風和技術交流。烏江水泥副總經理王興才等公司領導盛情接待了萬里行團隊一行。
烏江水泥前身貴陽水泥廠成立于1958年,1959年陸續(xù)建成4條從羅馬尼亞進口的濕法回轉窯生產線,全廠設計年產水泥40萬噸。烏江水泥的建設生產歷盡了起伏和坎坷,同時也創(chuàng)造了成就和輝煌。目前,烏江水泥擁有1條年產30萬噸濕法窯生產線和1條年產40萬噸回旋窯生產線。作為一家歷史悠久的老牌水泥生產企業(yè),烏江水泥在區(qū)域市場有著很高的品牌影響力,產品供不應求,重點供應國家重點工程項目。2010年2月,烏江水泥在貴州清鎮(zhèn)建設的日產3200噸新型干法生產線將點火投產,伴隨著新線的投入運行,烏江水泥的發(fā)展也將邁入新的歷史階段。
烏江水泥副總王興才致歡迎詞
在50多年的發(fā)展歷程中,烏江水泥有著自己歷史積淀的優(yōu)秀文化的同時,也擺脫不了老國企歷史遺留的社會包袱沉重和人員過多等問題。王興才表示,當前企業(yè)70萬噸的產能,卻承載了1800人的在職員工,退休員工1300人。當前貴州水泥價格高企,在全國范圍內處于高位運行,但在良好的市場行情下,烏江水泥的企業(yè)效益卻并不顯著,企業(yè)沉重的負擔對成本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勞動生產率很低,也是公司亟待解決的問題。
近期,重慶、四川等地相繼嚴控水泥新項目的審批,而同處在西南地區(qū)的貴州水泥市場此時儼然是一枝獨秀,當地不僅未有任何停止審批項目建立的跡象,與此相反,還將大力推進水泥新項目的建立,以滿足市場的需求。區(qū)域內,海螺、昌興、賽德等眾多水泥企業(yè)迅速擴張。而烏江水泥受制于機制不靈活、社會責任過重等問題,發(fā)展非常緩慢,這也成了當前企業(yè)難以擺脫的困厄。
由此,烏江水泥在積極求新、求變,王興才向記者多次表示,“不改制就是等死”。目前,烏江水泥正在積極的尋求與多方力量合作,進行體制的改革。據悉,烏江水泥新建設的3200噸生產線只需要300多人,單條線的勞動生產率在區(qū)域內較高,新生產線將擺脫包袱,輕裝上陣,以期待能在市場中贏得競爭的優(yōu)勢。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lch
監(jiān)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