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新型混凝土路面能“吸水”原料半成是工業(yè)廢料
連續(xù)10分鐘遭遇高強度“暴雨”,混凝土路面即便坑洼處也毫無積水,“雨?!彼疂n隨即消失。近日,湖北省武漢市首次使用透水混凝土鋪設路面完成“試水”投入使用。生產這些能“吸水”的混凝土的原料,半數來源于煉鋼生產廢料。
傳統(tǒng)混凝土為保障強度,材質密實,很難透水。因此大量使用混凝土的城市路面透水性差,遇到暴雨襲擊就容易形成大面積漬水,引發(fā)“城市看?!爆F象。自2014年以來,全國啟動“海綿城市”建設。武漢市作為首批試點城市,在改善城市雨水滲透功能方面積極展開探索。
武漢首塊能“吸水”的混凝土路面,位于青山區(qū)臨江港灣小區(qū)路面停車場,面積500多平方米。廢廢這些混凝土由武鋼集團下屬金資公司研制生產,原料超過50%都是使用煉鋼后剩下的廢渣等工業(yè)廢料。
據介紹,新型混凝土能“吸水”的奧秘在于煉鋼礦渣自身堅硬而多孔,適合快速透水而不影響強度。企業(yè)自主研發(fā)的膠凝材料,既能將混凝土凝結起來,又不會把小孔堵死,保留混凝土的透水性。雨水落到地面上,通過小孔迅速滲入到地下,經過蓄水井,最后通過排水管網排出。
據武鋼集團金資公司負責人介紹,這款新型混凝土產品,不僅能實現武鋼每年煉鋼產生的數百萬噸鋼渣的“二次利用”;而且混凝土各項指標均達到設計標準,透水率高于國家標準20%,能夠有效助力“海綿城市”建設。
編輯:馬佳燕
監(jiān)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