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且看取消32.5復合水泥誰得益?
據悉今天下午將在北京召開“關于停止生產32.5等級復合硅酸鹽水泥動員會”。2008年實施的GB175-2007《通用硅酸鹽水泥》標準,取消了P.O32.5水泥,但還保留了P.C32.5、P.S32.5等型號水泥。多年來,取消32.5水泥的呼聲此起彼伏,而取消32.5水泥的主要動機在于化解產能過剩并冠以供給側改革之名。取消32.5水泥能化解產能過剩嗎?
從統(tǒng)計方面沒有得到低標號(32.5)水泥的數據,筆者根據以上數據進行粗略測算:
假設一:全部農村消費水泥+城鎮(zhèn)袋裝水泥為低標水泥,低標水泥占比在50%-60%之間。(農村消費基本以低標為主)。
假設二:全部袋裝水泥為低標水泥,低標水泥占比在40%-50%之間。(袋裝水泥以低標為主)。
兩種假設均有極端性,但大概可以計算出低標水泥應40%-50%之間,低標水泥以農村、家裝為主,因產品強度符合市場需求、價格適度,而長期在市場上占比龐大。特別是農村市場,基本穩(wěn)定在26%左右,農村消費又以低標為主。
“欲練此功必先自宮”--產品不貼合市場,為微粉市場騰空間
取消32.5復合水泥,意味著對農村龐大水泥消費成本的提升,市場瞬息萬變,自然會迅速尋找替代產品或降低成本的新途徑。水泥的生產由熟料與石膏、混合材配比粉磨而成。通俗而言,高低標號取決于對混合材的摻加量。從技術上來看,配比低標水泥沒有任何難度。如此一來,未來市場上有沒有出現賣水泥的同時賣微粉呢?或許己經有微粉企業(yè)己經看到這新機遇。而農村市場屬于自用水泥,監(jiān)管更無從談起,只需滿足自身需求,業(yè)主考慮的是如何降低自身建設成本。
商混站同樣是水泥的消費大戶,商混在配比的過程當中本身就需要加入適量的微粉,如此一來,只是加在哪里的問題。
鋼鐵行業(yè)產能過剩,行業(yè)利潤較水泥行業(yè)更無法比擬,全行業(yè)巨虧。而隨著近幾年立磨礦渣微粉的興起,不少數量鋼鐵企業(yè)依靠微粉市場,為企業(yè)創(chuàng)造了不小的收益。
過剩的根源在熟料
從下表可以看出,2016年新增熟料產能1481.8萬噸,11條熟料生產線。水泥主要成份為熟料,熟料產能在逐年遞增,如何控制產能過剩?
回顧2011年,基于2010年下半年水泥行業(yè)節(jié)能減排和行業(yè)限產雙重效益,2010杭州市水泥行業(yè)效益喜人,在統(tǒng)計的27家水泥企業(yè)完成工業(yè)總產值78.91億元,比2009年增加20.45億元,同比增長34.97%;在統(tǒng)計的27家水泥企業(yè)中,盈利企業(yè)24家,全年實現利潤8.5億元,比2009年增加7.5億元,同比增長714.05%。而2011年,水泥行業(yè)年度利潤更是突破千億大關。
視野再轉至今年10月,河南省工信部預告停窯3個月,水泥價格風起云涌,一度幾乎突破歷史高位。下表數據自“中國水泥網行情數據中心http://price.ccement.com/”,數據分別歷年同期浙江杭州某品牌的水泥價格及近三個月河南鄭州天瑞、中聯、同力水泥的價格。這些價格發(fā)生的變化,都源自于停窯,控制熟料的產量。
取消32.5水泥,是否能真正化解當前產能過剩,又或是唯一的解決辦法?一旦開始實施,還請企業(yè)慎重,市場格局需提前布局。誠如中國水泥網2015年報道的:《32.5復合水泥取消或致“零和博弈”》,相互競爭之下誰是真正贏家尚未可知。
編輯:曾家明
監(jiān)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