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精品_一级a视频在线免费观看_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第一页_中国精品少妇HD

  • <pre id="tn19o"><del id="tn19o"><rt id="tn19o"></rt></del></pre>

    1. <bdo id="tn19o"></bdo>
    2. 高長明:“我國為全世界提供了65%水泥生產裝備”的說法不確切

      中國水泥網高級顧問 高長明 · 2017-12-15 09:36

        “我國為全世界提供了65%水泥生產裝備”的說法在我國已流傳了多年,水泥行業(yè)向國家主管部門匯報工作時也常有此說,以示我國水泥裝備在國際上的市場占有率及其影響力。后來可能是覺得這種說法欠妥善,于是最近已修正為“水泥裝備方面,從工程數量來看也占到了世界近60%,合同額占據40%”。

        為了向主管部門和水泥界廣大同仁報告詳情,筆者決定對此一吐心聲,略表拙見,歡迎商討指正。

        根據筆者對2011~2015年世界新建水泥工程項目的調研結果得知,世界每年新建水泥項目平均約60~70項(除中國外,下同),相應的水泥產能為每年約5000萬噸,其中由中國公司總包承建的EPC項目的總產能介于每年2500~3000萬噸之間,占世界總新建水泥產能的50~60%。

        因為我國公司簽署的都是EPC項目,而國外水泥裝備公司簽署的都是EP項目。在合同總金額(我國EPC+國外EP)中,我國的占35%左右。因我國裝備的技術含量較低,附加值較低,加之價格又較便宜,所以扣除我國EPC項目中C部分的金額以后,我國在EP總合同金額中僅占20~25%。

        主要問題是,在我國EPC項目中,有相當一部分裝備,特別是一些關鍵裝備,例如立式輥磨、熟料冷卻機、燃燒器、主收塵器、熟料拉鏈機、包裝摞包機、計量測量檢測裝備和儀表、以及自動化設施與裝備等,有些是業(yè)主的規(guī)定,必須從歐洲水泥裝備公司轉口的,約占EP總金額的40%左右。這部分金額只是名義上包含在我國EPC項目的總金額名下,最后都是隨轉口裝備一起轉入到了國外公司囊中。

        實際上,當今我國為全世界提供的水泥裝備約為總供應量的35%左右,其中除水泥窯、分解爐、預熱器等主機以外,其余大都是低附加值的通用設備。

        我國每年有5~6萬施工安裝人員,常年累月,節(jié)假日很少休息,日以繼夜地為世界各國快速(18~24個月)興建了近60%的新增產能的水泥廠,提供了約35%的水泥生產裝備,付出了許多艱辛繁重的勞動。然而在這些EPC和EP項目的最終凈利潤中,順利正常情況下,我國公司的最終收益一般僅及凈利總額的5~7%。如遇到一些意外風險的項目,例如利比亞和敘利亞等國的項目,彌補其損失后,凈利潤就或將所剩無幾了。

        另一方面,那些做EP項目的歐洲水泥裝備公司則賺取了80%以上的總凈利,其余的為各國中間商所得。

        顯然,我國不能這樣“勞務輸出”,依靠很低經濟效益的模式長此干下去,必須徹底革新經營理念。首先應充分發(fā)揮我國EPC項目的競爭優(yōu)勢,努力大幅提升全套國產水泥裝備出口的比例,減少轉口EP項目的占比。對于不同的業(yè)主要區(qū)別對待,要以最終的經濟效益評判每個項目的取舍,無須每個項目都去“搶”來做,不妨適當地以逸待勞,效果可能也還不差。其次是理直氣壯地推行“優(yōu)質優(yōu)價”方針,凡是達不到規(guī)定的最低經濟效益的項目寧肯放棄不做,要樹立高質量的國家品牌形象,此乃長久大計也。

        隨著我國產品與服務質量及其在國際市場占有率的明顯提升,我國的經營理念必須與日俱進,摒棄過去那些“價廉物美、薄利多銷”局限于在低端市場拼搏的經營模式,抓住時機有序地逐步向高附加值高經濟效益的經營模式轉型。因為現今外部的客觀條件已經基本成熟,主觀上我國也已經具備了這樣轉型的能力和實力。

      編輯:俞垚伊

      監(jiān)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水泥網立場。聯系電話:0571-85871513,郵箱:news@ccement.com。

      閱讀榜

      2025-05-04 20:59:40